Monday, October 5, 2009

TR111 阅读与推理: 阅读反思:梅智理:《神学与电影的关系:彼此丰富的途径》Part 2 --《魔鬼代言人(The Devil’s Advocate)》---“从惊秫片探索人性的邪恶。”


上一回笔者在《神学与电影的关系》Part 1的反思中,尝试从“中国传统武侠片谈基督徒的灵性操练。”今回就让我们跨越时空,区域和领域:“从古代来到现代;从中国到美国去,从武侠大师转到公庭大状师(即现代的律师)。”笔者尝试从一部美国的剧情惊秫片---《魔鬼代言人(The Devil’s Advocate)》为提供一些人性邪恶的反思,来回应梅智理“结合电影和神学”的提倡。

影片简介:《魔鬼代言人》由阿尔帕西诺(Al Pacino) 和基努里维斯(Keanu Reaves) 两位好莱坞巨星联袂演出,是一部有关人性在名利地位和荣华富贵的引诱下,挣扎于埋没良心和秉承公义的惊秫片(这部影片含有性爱镜头和宗教神秘色彩魔幻的片段,不宜十八岁以下观众)。罗麦斯Kevin Lomax(基努里维斯饰演)作为年轻有为的律师有着辩护不败的战绩。有一天,纽约一家很有影响力的律师行老板约翰米顿John Milton(阿尔帕西诺饰演),以高薪豪宅优厚条件相请,他经不住这些诱惑,带着妻子玛丽安Mary Ann ,离开佛罗里达(Florida)的家乡来到纽约发展。成功继续伴随着他,一个又一个案子在他的辩护下得以胜诉。但同时他也逐渐地意识到自己为之洗脱罪名的客户并非清白。他的妻子指出,律师为钱而辩护,钱又把人变成魔鬼。这话深深触动了他。接近影片结尾处,一切真相大白,罗麦斯发现约翰米顿竟然是魔鬼,此时的魔鬼撕去了约翰米顿的伪装,赤裸地亮出自己的身份和意图,一大段激烈攻击社会道德正义的言辞,几乎令罗麦斯无可辩驳。就在撒旦在火焰中,罗麦斯待灭亡的时候,一个意外的情节转折如异峰突起:罗麦斯又回到等待抉择的人生十字路口,结果仍然是正义最终战胜邪恶。

《魔鬼代言人》跟近年的法庭电影有差异,它并不以布局严谨、唇枪舌剑的案件来吸引观众,而是以一个律师生活来刻画虚荣令人堕落。本片的主人公夫妇被金钱、成功诱惑而加 入了一家实力雄厚的律师行,但后来逐渐发现这个律师行有着不可告人的黑暗背景。主题都是关于律师职业和社会正义之间的关系,而本片的寓意人物——魔鬼的出现,则带着更多的世纪末色彩,神秘而带有寓言性质。
  
 反思:
律师的职业是为人脱罪,还是澄清事实真相?本片对这种多年来一贯奉行的司法辩护制度提出了质疑。律师在面对金钱诱惑时,又有多少律师能够主持社会正义?律师行的魔鬼老板,且不管其比喻的成份有多少,总是纵容甚至是煽动社会罪行的重要力量。尽管影片最后把现实转换为带有宗教色彩的魔幻世界,还是能得出结论,把矛头指向利用司法制度的丑恶人物,甚至是司法制度本身。这是一个人人都存疑,但人人都无法摆脱的制度。制度的完善提供给罪犯脱身的可能,也提供给普通人心安理得接受不平的社会心理保障。

在这里,笔者反思国家执政者滥用权力,干涉司法界的秉公行事政策,拟定并滥用法律以达到自己个人的私欲目的;例如“蒙古女郎”案件、霹雳州政权变天、巴生自由贸易区贪污案件、赵明福堕楼命案、801游行请愿废除内安法令等事件的发生;这是否显示我国的司法制度已经法治不彰的边缘?

本片奸角律师行的老板约翰米顿,不同于一般的魔鬼或相类似的角色。他所依赖的力量,不是威逼利诱,而更多的是激发人们自己内心深处的“恶”。无论是谁,总有“内心私字一闪念”的时候,此时的人类良心是最脆弱的。而这一刻的自制力丧失,继续发展下去,必然会堕入魔道难以自拔。魔鬼的阴谋就是利用这个时刻,达到控制私欲,进而控制心灵的企图。
  
而片中男主角 以自杀的方式进行反抗,似乎影射了当代人的精神状 态。“邪恶”的出身与道德的不洁使人们无力反抗道德沦丧,但逐渐清醒的社会觉悟又令他们沮丧愧疚,精神的矛盾与软弱最终导致唯一的解决方式——自杀。这是正被消费主义吞噬的现代社会的主要悲剧之一。
     
笔者有一些基督徒朋友是从事律师行业,从他们的分享当中,尽管是属于高收入的社会职业,但有着不好的口碑,关于律师的侮辱性笑话不计其数,律师犯罪的事件更是屡见不新。律师本应捍卫法律正义,但为了追求利益和打赢官司,明知被告有罪仍为他辩护 ,甚至不惜隐瞒证据,违反律师的天职。(这是现实的挣扎,笔者有基督徒律师朋友曾经历这种试探和失败,求主怜悯我们。)影片中魔鬼化身的角色,在片中其实是主人翁心魔的具象化。假如人类本身没有虚荣欲望作祟,魔鬼便无法将他任意摆弄。

这部电影毕竟没有留下令人遗憾的结局,就在撒旦在火焰中灭亡的时候,一个意外的情节转折如异峰突起:男主角又回到等待抉择的人生十字路口。当然,最后的结果还然是正义最终战胜邪恶,谁愿看到自己在地狱的烈火中煎熬?而影片最后一个镜头却是撒旦/约翰米顿意味深长的眼神注视着观众,似乎提醒每一个走在人生十字路口的人:“我在等着你!”

有一天,当我们来到人生十字路口的时候,我们的回应是什么呢?魔鬼说:“我在等着你!你若俯伏拜我,我就把这一切都赐给你。(马太福音4章9节)”但主耶稣基督却说:“你们要进窄门。因为引到灭亡,那门是宽的,路是大的,进去的人也多; 引到永生,那门是窄的,路是小的,找著的人也少。(马太福音7章:13至14节)”请问,我们会选哪一个呢?

好了,笔者在“神学与电影的关系”的“影评反思”就在此告一段落吧!神学与电影可以有非常丰富的途径和交流空间,其实透过电影中的信息,可以传扬基督教信仰精神,或是反映出人性的败坏。电影所包含的内容实在是多姿多彩,涉及了人性不同的课题,生态社会的议题,生命内容的挣扎和欲念。同样笔者也认为,若本院师生能共同观赏不同的电影经典,然后启迪智慧、交流思想,乃一大乐趣也。

1 comment:

  1. 这一篇写得好,只是仍然忍不住想问:

    1)电影中描绘的人性贪念的背后是指哪一些更具体的欲望?

    2)电影的剧终为什么要以宗教的试探作为人性考验的高峰?

    3)马国的律师面对的个人问题你已经交代了,但他们面对的体制问题你可曾听闻?如果身位律师的你知道你的检察官,就是经常光顾雏妓的人,你会为任何被虐待剥削的雏妓辩护吗?而使检察官经常有机会去光顾雏妓的“商人”到底又是怎么样的一种“商人”呢?

    ReplyDele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