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October 4, 2009

TR 111 阅读与推理: 阅读反思:李炽昌:跨越边界:《希伯来《诗篇》与中国《诗经》对人性的想象。》----“让《经典》在人性领域中显出贡献的本质。”

每个民族思想变迁和文化发展都和该民族宗教经典分不开。经典在文化历史上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引导作用,是一个民族的文化之所以区别于另外一个民族文化的重要原因之一。举例:《论语》影响中国人“礼义廉耻”的守节和帝王朝代“安邦治国”的理念;犹太教《律法书(Torah)》奠定以色列人的日常生活教条和严惩罪恶的方式。

然而在当今时代,许多跨越民族和不同宗教早已经进行对话和经典进行跨文本平行阅读,以期待重现和探讨形形色色的世界和人性所面对议题和思想交流。当笔者在预备这个阅读反思时,想到曾经接触有关其他也是有关跨民族文化和宗教的书籍。第一本是《儒耶对话与生态关怀》,探讨儒家思想与基督教信仰对话有关“生态神学”的著作,由香港中文大学宗教与文化系主任,文学院副院长赖品超教授,和复旦大学哲学系林宏星教授合著。第二本是《生生基督世世佛》,探索两大宗教慈悲情怀与灵修境界的交会,由越南佛教禅宗派的一行禅师所著。既然宗教之间都可以对话,民族经典的跨文本阅读对话也何尝不行呢?

李识昌在本文的撰写 – “人性理念与形象”以中华民族的智慧经典“诗经”和希伯来人诗歌经典“诗篇”, 进行文本横跨阅读,以探讨当中的共同点进行对话。本文章的重点乃以“哀歌”探讨人性对社会局势的感叹,以哀歌的形式表达及抒发当人在面对统治阶层的暴政或昏庸,社会不公义问题和面对压迫时的无奈、哀伤与痛苦。人们逆来顺受,消极的心态以诗章压制了心里的愤怒不平的之势。笔者个人认为,这种不敢“违天抗命”的心态,被压迫的情况下,人性价值和社会公义受到伤害。因此,以诗歌抒发只有使情感得以调解,但不能改变局势,只有苦害下一代。

笔者不是一个擅长阅读诗章的人,只是以笔者个人的观察,发现诗章好像比较倾向发泄人们对时势愤怒恨俗悲哀的经典作品。但是笔者再三思考,发现在人类历史上,一些的经典也有对策和方针,不再是对暴政和腐败社会的逆来顺受或怨天尤人,而是愿意带来改变并展开新的一个时势局面。笔者尝试举例:

在17和18世纪的欧洲,因着一些文人如约翰洛克(John Locke),伏尔泰(Voltaire)和卢梭(J.Rousseau)等人的经典著作,兴起了“启蒙运动”,对英国政权带来革新,还有演变了“法国大革命”,推翻当时候的封建专制王朝,奠定君主立宪或者民主共和国制度,建立民主自由人权的基础。印度的国父甘地因着对印度教、伊斯兰教、犹太教和基督教的《经典书籍》认识,提倡了“非暴力政策”,终于成功从英国人手中争取到印度的独立。(虽然印度和巴基斯坦最终还是分割。)中国的国父孙中山,阅读《圣经》,以基督信仰的精神和原则,当国家面临灭亡之际,推翻封建满清王朝的腐败,建立中华民国。(可惜的是孙中山早逝,民国政权不到半个世纪也被驱逐了。)

从实践应用来看,作者在文章提出了经典的反思促使我们对现实局势的解释和挑战,还有我们对被欺压的群众的责任。笔者欲呼吁让我们试想:在世界上,在我国,谁是霸权?谁是被欺压的群体?谁是被遗弃边缘化的族群?谁是在社会阶层里面困苦有需要帮助的人?笔者认为当局掌权者,社会富裕人士和宗教团体务必协助这些有需要的人。他们就好比圣经所提到“受欺压,贫穷的人士,孤儿和寡妇。”

经典乃各个民族与宗教的思想与文化的结晶,经历了从创作到搜集、整理、编辑的过程;并且是历代各种文人和思想的总集。经典所包含的内容实在是包罗万象,涉及了人性不同的困境,世界社会环境的议题,生命内容的挣扎和欲念。笔者认为,若本院师生能共同阅读世界不同宗教和民族的经典,以启迪智慧、交流思想,学习实践予公共社会,乃一大乐事。

2 comments:

  1. “若本院师生能共同阅读世界不同宗教和民族的经典,以启迪智慧、交流思想,学习实践予公共社会”...不止一大乐事,更是学院进步、学术精神提升的明证。
    你在回应阅读文章的同时,做足研究功夫,加上有深度的反思和可观的书写能力,达到少有的学术水平。
    “为师因此感到欣慰了”(故作老气横秋)。

    ReplyDelete